×

金陵五大家,诗意山水画欣赏!

2022-09-20

【傅抱石】

60年代初,傅抱石带领江苏画家作行程二万三千余里的旅行写生,此后举办的“山河新貌画展”影响于画坛,他带领的江苏美术群体被称为新“金陵画派”。其作品也更加激情奔放、气势磅礴,富于时代气息。傅抱石在“思想变了,笔墨就不能不变”的创新思想的激发下,借鉴历代山水皴法,结合对地质学的研究,创造了“抱石皴”技法。

宋文治 《千里江陵一日还》 1984年

亚明 《峡江图》1976年作

宋文治 《万壑松风图》 1991年作

傅抱石(1904年10月5日-1965年9月29日),“新山水画”代表画家 ,原名长生、瑞麟,号抱石斋主人。生于江西南昌,祖籍江西新余,现代画家。早年留学日本,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。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、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。

大江歌罢掉头东,邃密群科济世穷。

钱松岩(1899.9~1985.9),当代画家,江苏宜兴人。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、名誉院长,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,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、顾问,第四、五、六届全国人大代表,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之一。

他擅画山水,中年创为“抱石皴”,笔致放逸,气势豪放,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;晚年多作大幅,气魄雄健,具有强烈的时代感。人物画多作仕女、高仕,形象高古。

【魏紫熙】

傅抱石 《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》 1958年作

亚明(1924~2002年),安徽合肥人。原姓叶,名家炳,号敬植,后改名亚明。历任无锡市美协主席,江苏省美术工作室主任,华东美协理事,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,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主席,中国美协常务理事,香港《文汇报》中国画版主编,南京大学艺术研究中心教授。?

面壁十年图破壁,难酬蹈海亦英雄。

傅抱石 《峡江帆影》

钱松喦 《峡江帆影》

傅抱石用硬笔散锋轻皴,如风驰电掣,运生出华山横空出世的奇姿,变化多端的线条和长短相间的飞白,造就气象苍茫、云彩飞动、雾气迷蒙的微妙之境。诗人王昆仑有诗赞此画道:“丹青往代万千家,翘首今朝看异花。意动风来吹笔舞,江山无限走龙蛇。”

魏紫熙 《云涌秋山》 1987年作

魏紫熙 《云树秋山图》 1984年作

亚明 《大江东去》

魏紫熙 《神女峰》 1995年作

宋文治 《云壑奔流图》 1963年作

亚明 《高山流水》

钱松喦 《千山万水》

魏紫熙(1915—2002)江苏国画院著名山水画家。河南艺术师范学院毕业。建国后,历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、徐州市国画院名誉院长、中国美协第三届理事。

亚明 《观瀑图》

本幅创作于1945年,时年画家41岁,画中题跋为石涛在其画作《桃花源白龙潭》中所诗。傅抱石以长幅巨篇布局写意,无出其右者,有醉后作画的酣畅之态和童心见山的天真之趣。足为傅抱石盛年翘楚之作。

魏紫熙 《峡江帆影》 1989年作

傅抱石 《西陵峡》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

《西陵峡》为傅抱石此期的代表性山水作品之一,那破笔散锋的“抱石皴”法,在他所喜用的皮纸上将西陵峡表现得苍劲雄健,水墨淋漓,意境浩瀚。画面构图饱满,峰不见顶反而愈显其高耸挺拔、气势磅礴。作品重视大形节奏,充满浪漫主义激情。

上一篇:2022重庆市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江津选拔赛举行
下一篇:再试东风日产ARIYA,补充回答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

Top